很多人都认为同性恋是先天性的,很多人一生下来就有同性恋倾向,事实上,同性恋虽然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后天性的同性恋还是比较多的,有些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有些是受到朋友的影响,而最容易出现同性恋倾向的其实是青少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进入中学阶段,人的身体发育速度逐渐加快,心理变化日趋复杂。但生活环境却相对单一,基本局限在学校和家庭的狭小范围。尽管在我国关于性发育和性教育的问题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禁区,甚至也有人大胆涉足到性领域相关问题的探讨,但多是侧重于异性之间,同性之间的性问题成了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回避的一个区域。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基于孩子各方面的不成熟,除了学习,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交友也非常重视。但是人们看到孩子们异性之间相处,往往就会立即敏感地意识到恋爱的可能,惶恐紧张;而看到同性在一起,无论多么亲密,也会视若无睹,以为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孩子进入大学,甚至走向社会以后,人们的这种心态也没有根本的改变。对异同房往的限制,对同同房往的纵容,利于人的自然天性的正常发展,却有可能成为孕育同性恋情愫的温床,对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毕竟同性恋是游离于主流社会生活之外的现象,有必要提醒人们予以关注。
2、青少年时期是思想最活跃、感情最脆弱的阶段。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在青少年阶段,无论是道德观念、价值标准还是生活方式都没有最终确立。人在这个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快,但对各种社会现象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充满幻想和渴望,但情感脆弱,经不起困难和挫折。同时,这个时期,人们渴望亲密接触并能够分享各自秘密的是同龄的朋友,而不是以教育者和管理者自居的教师和家长。青少年时期是叛逆性最强的阶段。周围环境对异同房往的限制,对同同房往的认同,使同性之间的亲密交往变得合“理”合“法”。加上近年来人权意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越发重视,冲击传统、反抗束缚、追求自由、表现个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而公众人物如红豆、毛宁、高枫同性恋内幕的相继披露,韩国变性艺人河利秀的公开亮相,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同性恋倾向。
如今在社会当中,的确有一部分人仍然对同性恋者保持歧视的态度,这有些不应该。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更何况很多同性恋为人都很不错,只不过是性取向与正常人不同罢了。为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应该给予同性恋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1、某些同性恋一般在幼年时期就有些迹象,不过儿时的表现与性成熟恰恰相反,儿时愿意和异性在一起,喜欢扮演异性的角色,喜欢穿异性的服装,喜欢模仿异的动作等等,到了青春期,情况迅速发生变化,开始对同可爱兴趣,对同性产生爱慕,对异性却表示厌恶或淡漠。
2、长期得不到同性长辈的关爱,或与异性长辈一同生活过久,此情况常见于单亲家庭。
3、在一个阴胜阳衰的大环境或小环境中长大,例如家庭中女性成员过多,男性成员过少,或者是男性成员过多,女性成员过少。
4、对异性没有好感,对同性比较感兴趣。
5、而对同性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好感,并希望跟对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