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粽子,大家都不会陌生,而且马上就是端午节了,几乎随处可见的都是粽子,那么在吃粽子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个粽子是怎么包的呢?亦或者说在做粽子的时候,包粽子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其实包粽子真的是一门技术活,一般人还真的不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粽子到底怎么包?
1、包之前头一天把干马莲用水泡上(可承受更大的拉力),将鲜粽叶用水煮大约10分钟后洗净泡在干净水中,待用。
2、先用勺把漂浮在江米水面上的一层发酵物(沫)撇干净,注意不要弄到米里,然后将水澄出,再用干净充足的自来水将米淘4—5遍以上(此过程注意不要用勺子用力搅动,否则米易碎),除去发酵味,将米放入水中,随包随捞。
3、取2—3片粽叶,顺向l/3处重叠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宽很长的粽叶,2片也可以。
4、将粽叶旋转,在l/3处折成漏斗圆锥形,一定要用手握好。
5、在漏斗中舀入江米,放入一半江米时,放入1个红枣(加枣不是为了吃枣,而是为了出味,也可在最底部放一颗枣,米就不会漏出来了,然后放糯米,中间再放一个),再用其余的江米填满,用手或淋水将江米压实,也可以到锅里的水沉一下。
6、接着将上端多余的两片粽叶(粽叶尖端)折回盖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后用粽叶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缝隙。
7、用马莲(马莲出味,最好不用绳子)环绕粽子数圈,将粽子紧紧裹住,并在粽腰处扎紧打结。(此步骤非常重要,如果捆得不够结实,在煮制过程中粽叶会有松开的可能,这样就前功尽弃了)
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