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一种发生男性身上的自然生理现象,一般是进入青春期后才会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遗精的概率逐渐增加并且至性生理完全成熟后遗精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青少年男性都会出现遗精现象。那么男孩第一次遗精该怎样面对?为什么会出现遗精现象?
一般说来,男孩平均比女孩晚2年进入青春期。在此期间,每个儿童在体格大小、形态、生理功能及心理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尤以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日趋成熟,更为引人注目。青春期是由儿童长成为大人的过渡时期,是决定人一生发育水平的关键时期。
如何教孩子面对第一次遗精
遗精通常又称为“梦遗”或“梦精”,多数男孩子在睡梦中发生。过去,对于梦遗曾有不少错误的解释,有的把这种现象说成是病理因素或道德缺陷造成的,并再三强调遗精是有害的,认为男孩子应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有的把梦遗归结为是由于衣裤穿得太紧、或被褥过暖、或睡眠姿势不恰当,使丁丁受到刺激所致;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梦遗是由于男孩思想不纯洁所致;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性发泄途径不畅出现的高度紧张反应。所有这些均未找到梦遗的根本原因--男孩发育期成熟的生理原因。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尚未接受过性教育的青少年,对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梦遗这一现象,感到迷惑或惶恐不安,甚至产生负罪感。
当他们发现流出的精液污染了衣物被褥时,总是感到难于见人,生怕被家长发现。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其实,稍有些生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精液是由男性性腺和性器官分泌的乳白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遗精排出的精液与同房时的精液完全相同。
由于青春期的男性在生理、心理上迅速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生殖系统变化较大,睾丸体积增大,体内雄激素水平明显提高,在睾丸、精囊、前列腺、尿道旁腺等组织器官相互作用下,不断产生精液。
当精液量超过附睾和精囊的储存限度时,就会出现“精满自溢”的现象,反射性地引起射精,使精液从尿道溢出体外,这时遗精现象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任何一位发育健康的男性在青春期及以后都有可能发生遗精现象。据北京市1980年对1801名男生的调查,首次遗精的最小年龄为12岁,至18岁时97%的男生已有首次遗精发生。
遗精对于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首先是心理上的困扰,继而才是身体受到连累。因此,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遗精现象,消除心理障碍,显得十分重要。
正确的做法是帮助男孩子了解一些性生理知识,以便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理现象,同时懂得如何应付它们。
1、心理因素: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对性问题思想过度集中,对性刺激易于接受,使大脑皮层持续存在性兴奋,从而诱发遗精。
2、性刺激环境影响:黄色书刊或电影等中的有关性的镜头刺激大脑,诱发遗精。
3、过度疲劳: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使身体疲惫,睡眠深沉,大脑皮质下中枢活动加强而致遗精。
4、炎症刺激:外生殖器及附属性腺炎症,如包皮龟头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的刺激而发生遗精。
5、物理因素:仰卧入睡,被褥温暖沉重,刺激、压迫外生殖器,或穿紧身衣裤,诱发遗精。
6、精满则溢:男子睾丸不断产生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也不断地产生分泌物。体内贮存到一定量时,精液自动地从尿道排出来。